基础教学部

教育教学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建基础课课程思政体系

2020-06-18 基础教学部 点击:[]

-----基础教学部6.16课程思政发言汇总

2020.6.16下午14:00,在黄主任安排下,刘利娜,李辉两位主任组织了基础教学部东西校区老师参加科室内部的学习。会议在钉钉群进行。会议前,刘利娜老师调查了与会人员名,明确参会人员,方便记录。

下午两点开始时,刘利娜主任进行了会议说明。受黄绿欣主任委托,带领大家学习教育部联合八部门文件,并结合已经学过的《课程思政指导建议》,让大家结合自己所教专业,提出自己的课程思政方案。会议中,老师们学习认真,围绕着“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基础课课程思政体系”为主题,积极发言。发言内容如下:

李辉: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高职英语课本《Food and Drink》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学习东西方不同食物的英文表达,翻译中国特色食物,如饺子(dumplings)、白切鸡(steamed chicken)、炸春卷(deep-fried egg rolls)、月饼(moon cake)、馄饨(won-ton soup)等,学生对特色美食的翻译方式都感到既陌生又新鲜,加入传统文化的英语课堂不在是冷冰冰的词汇、翻译,而是有温度的中华饮食文化。

胡鑫:在英语授课过程中,努力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碰撞中,获得两种不同文化的体验,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当中西两种文化深度融合,学生学到的东西远远不只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包容和自信。

李明远:以中国数学发展历史的传承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传承的迫切性。以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数学家的励志故事作为切入点,以其传奇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实践创新的工匠精神。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理解和充分体会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很多数学知识都和生活密切相关。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做事做人做学问,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庞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也是取长补短的一种手段,我们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以及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王乐华: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的向世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外先进文化,更好的服务祖国。

郭峰: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还要关爱学生,作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通过课堂思政将时代的要求、社会的正能量等引入数学课堂。将教书和与人结合起来。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在点滴之间影响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确证、巩固“思政内容”,做到以行导人,以事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

张少哲:大学英语教育除了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更要把学生塑造成拥有中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的思政元素并非要否定西方的思想价值,两者亦可以同向同行、相互补充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文化自信。大学英语属于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学生容易把所学单元话题和相应的中国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我们教师甚至可以引领学生直接学习英文版思政内容,比如在翻译教学中择取中国时事政治、治国理政金句、中国文化等内容,让学生做翻译练习;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阅读英文版《中国日报》,课下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新闻,并基于所听所获在课堂上就热点话题用英语进行讨论。可见,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培养均可以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我们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所教内容有意识地添加相关的思政元素,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讨论,在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

赵红霞:人文课以国学精粹为重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提升学生情商: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丰富的情感,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当然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史哓南: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科技交流不应掺杂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是西化过程。

王静雅:英语的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自信这方面,我补充一点,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像从西方视角看中国文化,其中美国探索频道有播出的纪录片《习近平的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BBC的《中国故事》等都可以融入到我们的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来,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信心。

肖华伟: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节约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人文素养。笔者立足课程自身优势,注重课程内容与“思政育人”的衔接,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出其中包含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等思政元素,利用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两个载体,以期更好的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实现“精神育人”。

张光华:不过,过犹不及,老师教学还是要以讲好文本为主。课程思政理论融入教学中,只是“师傅领进门”,更重要的是理论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所以还要探究如何把课程思政渗透到学生的生命中血液里,“畅之四肢,接之肌肤”,才能真正的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通过本次学习,老师们认真思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参会的30多名老师,都积极思考并发言,构建基础课课程思政体系,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上一条:责任担当扛肩头 履职尽责新作为 下一条:“传端午经典,承华夏文明”基础教学部关于开展2020年端午经典诗词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关闭

版权所有: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